
圖片來源:National Park Service: Golden Gate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: 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
故事是這樣的,在經過高聳的樹林與營舍區之後,來到太平洋岸邊,視野也隨之擴展開來,進入眼簾的是一片汪洋與一席可人的青草地,在青草地上的是一面潔白的石牆,還有位吉他手在一旁彈奏著樂曲:

走近一看,原來是為了紀念二次大戰期間,在太平洋戰役中,不幸葬身海底的士兵們,上頭的碑文是這樣記載的:1941-1945,美歷堅合眾國很驕傲、很感恩地紀念她的子民,在服役期間奉獻出他們的生命而長眠在太平洋裡,進入神的雙臂當中..

看完紀念碑,轉頭面對滿是霧氣的太平洋,想到士兵們在戰爭中葬身海底的不幸遭遇, 一種崇敬又悲憫的心情打從心底升起..

親屬們在思念的時候,到這裡回憶過往..


記憶中,看過的紀念碑,很多!
但是,讓我感受很複雜的,卻是在素不相識,也不曾有過任何民族同胞情感的美國!許許多多的念頭都在這紀念碑前,伴隨著舊金山岸邊帶著霧氣的冷咧空氣,一個一個浮現:被冰冷海水淹沒,逐漸失去天光的絕望、望眼欲穿等不到熟悉身影的悲痛、彼此都相信遇難者長眠在天主懷抱而漸感寬慰...
一個寧靜的空間;可能會有親屬到這裡,靜靜地思念過往;可能會有人在這裡靜靜地坐著;可能會有人帶著吉他,到這裡自在地練習;可能會有好奇的遊客,不小心發現這段往事;可能有一群年輕人,只是單純地享受這片青草地... 當初設計這個紀念碑的目的,應該已經很完美地達成了!
這讓我想到,我們在做很多設計的時候,有時候會忘記 “設計的原始目的”,紀念碑的原始目的,就是要讓人緬懷、紀念曾經發生過的事情;在設計的過程中,我們會有太多選擇,來試圖達到目的,很常見的問題是,我們迷失在眾多的選擇當中,而忘記了最初的目的!
台灣的資訊很發達,工具很多,人們也很聰明,這讓選擇變多,可以達到目的的方法更多、更複雜,在這樣的情況下,設計師很容易在沒有任何想法的帶領下,用 Try-and-Error(試誤學習) 的方式,去嘗試每個選擇,試對了,就留著,試錯了,就放棄,最後累積了一個集合眾多 “好選擇” 的設計!
運氣好,可以跟原始目的結合得很好;運氣不好,還得編織一些理由來說服自己!提醒自己,千萬別忘了設計的原始目的,並且,想好了再動手,加油!!
(關於Presidio,請參考:Golden Gate National Recreation Area : Presidio of San Francisco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