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第一份實習工作以來,大部份都在inhouse的design team做設計,好處是接觸的媒體很多樣,韌體、autorun 使用者介面、產品手冊、型錄、彩盒包裝、產品攝影、廣告、事務用品、賣場陳列輔助物、網站、網路廣告、、等等,要怎樣讓這些東西維持一致,並且能夠傳達品牌形象,其實是一件挺有成就感的事情!
畢業三年以來,第一年是在新竹的網際家數位科技服務,為工研院及園區廠商提供企業電子化及網站建置服務,第二年在台北藍特科技,在依芙及李奇貝羅的協助下,幫公司完成了整體視覺形象的更新;去年加入日商可瑞加科技整合行銷部,負責台灣部份視覺製作物的更新!
朋友笑著說我每年換一次工作,我想,大概是跟工作的內容有關吧,而且似乎有著某種固定的脈絡可循:前期會蒐集公司過去的製作物、廣告、包裝、品牌形象等,以瞭解該品牌的定位及未來的方向!接著就開始一連串神經緊張的更新計畫,如何在各種媒介中追求創新、保留足夠的延展性並且又維持整體的一致,算是整個過程中最精彩刺激的部份!通常這樣視覺形象物的更新,大約在6-8個月左右可以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呈現,接下來就會開始有一些Routing的事情會找上門來,例如我比較不擅長的月刊廣告、、等;環境方面的刺激也會逐漸減少,漸漸產生一種乾枯的感覺...然後開始醞釀想要離開的情緒...大概是自己很不想一直做同樣的事情吧!
幾乎每位設計師都曾經相互問過一個問題,你覺得妳做設計可以做幾年?我每次被問到,每次都啞口無言!找工作的時候,一方面捨不下這幾年來對電腦、網路通訊產品的熟悉,另一方面也對設計業強大的競爭壓力心懷恐懼,所以一直不敢妄想離開IT產業,而跑到設計公司上班!
參加這個研修計畫,可以暫時離開工作,到傳說中很漂亮的舊金山生活半年,想像中實在相當愜意;不過也希望借此機會,看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能力,能夠在設計公司的環境裡愉快地生活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